title
left right
point

伯克富系統神學導論(上)

標題/10QA2 問題與回答2:農村教會的教導、聖經譯本、後保守派、新馬的福音派與福音     編號/17     公布時間/Mon Jul 23 14:18:41 2012
發佈人林慈信     相關網址http://
第10講 問題與回答2:
農村教會的教導、聖經譯本、後保守派、新馬的福音派與福音堂、
新加坡教會、教會內部的強化
MP3音檔 10q2 講義 逐字稿 10q2

第10講 問題與回答2:
農村教會的教導、聖經譯本、後保守派、新馬的福音派與福音堂、
新加坡教會、教會內部的強化

Q1:現在中國家庭教會有哪幾種神學思想,看到許多地方都是受靈恩運動的影響而建立的教會。(A:我沒有這麼多的接觸,但是我可以同意你的說法。)是否一直還在走平和靈恩派的路線呢?(A:那些教會應該是。)當怎樣去教導今日的教會,特別是農村教會?

A:家庭教會肯定有好幾條不同的路線;或者我這樣說好了,家庭教會的神學思想,大概有好幾種不同的營養來源(材料來源):西方的靈恩派是一種、臺灣和香港的溫和靈恩派,或者說激進福音派,還有介於靈恩、福音之間的也蠻多的。至於神學上,比方說用三一神學院作例子--我是指芝加哥三一神學院,就是「時代論」跟「改革宗」合作的這種神學院影響,也是蠻普遍的。

  我的感覺是:一位年輕的,三十、四十歲的家庭教會領袖,我是指城市裡的家庭教會領袖,很可能,一個個人是接受五到七種不同來源的神學材料。不曉得各位同意不同意?所以,很多老美到中國,說:「唉,你是我的同工。」誰說他是你的同工?他是七個差會的同工。你走了之後,下禮拜就有別人去找他了。他家裡CD一大堆的,來自各方各面的,臺灣的、香港的、新加坡的、澳洲的、美國的等等。所以,家庭教會的思想,就跟台港教會的思想一樣,是一個「神學超級市場」。目前是在一種混亂和醞釀的時期。怎麼樣去教導今天的教會?我想都是老路--教導、解經的講道、正統的教義。

Q2:改革宗長老會的神學思想在中國哪些城市中能夠找到這樣的教會?

A:假如各位是在找教會的話,我也不太願意去推薦一些所謂改革宗的教會。因為改革宗神學在海外華人的傳播是非常艱難的(特別是北美)。但是在中國大陸某一些圈子裡面,改革宗神學被某一些人熱烈地接納,甚至他們會模仿某一類的講道、講台的風範(按:唐崇榮牧師);而他們特別在地方教會,就是在自己教會的同工們的關係上是非常差勁的。

  有一次,我跟一對很重要的年輕夫婦吃飯,這位弟兄在出版一些福音派書籍上曾經做了很大的努力。我不曉得為什麼,我去找他們主要就是鼓勵他們,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我覺得他們是很重要——在天國裡面。我就講起我十多年前,四十歲出頭的時候,我怎麼樣在大教會裡當主任牧師多麼地自卑,多麼地沒有安全感,後來神怎麼樣讓我看到祂的愛等等。那位太太就哭了起來。為什麼?原來從來沒有一個改革宗的人,會這樣分享自己的軟弱。她看見過的國內的改革宗人士,都是凶神惡煞的、都是在地方教會裡面吵架的。所以我也曾經寫過,最近這兩年寫過一篇文章叫做〈疏解誤會,欣賞寶藏〉,怎麼樣在華人教會推薦改革宗神學,裡面我就提到改革宗人士蠻多持有十字軍心態(對的都是我的,錯的都是你的,這種的十字軍的心態)。所以,改革宗在中國的發展,目前是需要更多「恩典」(就是恩慈、溫柔)的流露。所以,改革宗的教會在哪裡建立呢?現在,其實也越來越多的省份,不僅僅是大家都知道的溫州,沒有那麼簡單;溫州人也不都在溫州。所以,這個蔓延得很快,重要的是需要有恩典的調和

Q3:林牧師,請問有哪些現代譯本可以取代《和合本聖經》?目前我們只鼓勵用為參考的,環球聖經工會的《聖經新譯本》,《當代聖經》,國內在用, “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NIV。

A:是的,取代不取代一般都是由群眾決定的。其實,今天的《和合本》已經有修訂版。《和合本修訂版》跟《聖經新譯本》,它們就越來越像,也是彼此在吵。你抄我的,我抄你的,越來越像。聖經公會說,新譯本很像和合本;然後和合本,聖經公會就要修改,結果修改得很像新譯本。所以這個差距越來越少了。兩本都是絕對可以採用的。

  《當代聖經》不是翻譯本,是意譯(paraphrased)。《當代聖經》(The Living Bible)的翻譯者泰勒博士(Dr. Kenneth N. Taylor),當時他為什麼翻譯當代聖經呢?是為了他家裡的孩子們(小學生),用來作家庭靈修用的。所以,讀起來很順暢,但是不能把它當作聖經譯本來用;絕對不能用它當作查經、研經的版本。《現代中文譯本》(Good News Bible)也是如此。當代聖經就更加地鬆散,比現代中文譯本是更加鬆散的。

  “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一向是我最喜愛的聖經。大概我不太習慣讀1611的《欽定版》(King James Bible),所以我也沒有花一段時間用 “New King James Bible” 作為我的靈修聖經。

  NIV出版之後,當然我就跟其他人一樣,就用了NIV。直到最近這五年,我發現NIV的出版社,特別在英國,有一些在神學上的變質。也就是說:早晚這個NIV,特別是TNIV(Today’s NIV),特別英國版的,就會有一些女權運動的色彩來改變他們對經文的翻譯。當然,你不會馬上看到很離譜的東西,比方說,“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就翻成“亞伯拉罕與撒拉、以撒和利百加,和雅各和利亞和拉結的上帝”,奴僕不算,呵呵。因為這種的說法已經出現在一些禱告文裡面了。不在聖經,但是在一些禱文、禮儀上。所以這種趨向是必然的。而NIV是花最多廣告費的,所以是最廣傳的。你打開任何基督教的批發的書目的話,NIV的篇幅是最多,NASB的最少。NASB也有它的updated addition。

  我認為,目前NASB,還有比較新的ESVEnglish Standard Version),這兩本是我會採用的。因為我手上的是 “Reformation Study Bible” (宗教改革研讀版),跟那個新譯本的《聖經研讀版》很像。那本環球聖經公會的新譯本的《聖經研讀版》是 “The NIV Spirit of the Reformation Study Bible”(宗教改革精神的研讀版),我用的是 “Reformation Study Bible” (宗教改革研讀版),很像的。因為我用的這本 “Reformation Study Bible” 是ESV的,所以我目前是在讀ESV的聖經。不過,我也非常喜歡NASB,我只能這樣說,好。

Q4:請牧師可否再講解什麼是“後保守派”?

A:後保守派,其中一個論點就是:同時批判基要派和自由派。他們自命超越了保守(就是基要派),也超越了自由派,很超然的。他們也會非常沉迷於一些非福音派的解釋。比方說,他們會採取新正統對加爾文的解釋,他們說這個才是真正地對加爾文的解釋。他們會偏向於用新派的材料來教導他們的學生,所以,逐漸地,他們的學生或者是會友,就淡忘了保守派的聖經注釋、參考書、神學教科書等等。他們會說伯克富,就是我們這幾天在用的教科書“過時啦”,沒有人讀這本書的。他們會這樣的。所以,他們不一定是用一些信念來表達他們的信仰,他們是用他們的姿態和選材料來表達他們的信仰。

Q:可否舉例現今在新馬一帶有哪些教會是後保守派?這些教會現在的信仰立場是什麼?

A:我想後保守派目前主要是在神學院的課室裡面傳播,多過在教會。我已經說過了,後保守派的講員到教會講培靈會的時候,你一點都看不出的,一點都看不出的;很簡單的查經或者解經講道,非常容易聽的。所以,他們是刻意不表態的,除了在神學院的課堂裡面。所以,有的時候連教務主任、院長都不知道他們在課堂裡面什麼的。他們可以說,我相信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然後在課堂裡面講的是另外一碼事,所以,很難抓到。要仔細地去接觸每一個神學院的每一位講師,你才能夠清楚明瞭。而這個是一個比較新的趨向。

Q5:福音派與新馬一帶福音堂有什麼關係和差別?福音派的信仰立場思潮是否在新馬一帶各教會都有?新馬一帶多屬哪一類的福音派?

A:首先,在新馬一帶(我是指不包括東馬)的這種福音堂是英國的弟兄會(Brethren)。他們沒有牧師,他們是由長老來治理教會的。他們的神學立場是時代論。弟兄會是時代論的發源地,是1827-1831年,他們的領袖是達秘(Darby)。

  香港的福音堂,比方說般含道福音堂、九龍城福音堂、什麼什麼福音堂,這些是1960年從各大浸信會分裂出來的青年人起家的。另外,平安福音堂又是另外從1970年開始,吳祖光牧師等等在牧區傳道之後興起的三十多家的平安福音堂。喜樂福音堂又是另外一個福音堂。那喜樂福音堂、平安福音堂跟那些地區的福音堂,都不是新馬這一帶的弟兄會的福音堂。所以,新馬這一帶有正正式式是英國弟兄會來這邊開拓的弟兄會--不過他們名稱叫福音堂;香港的三類福音堂都不屬他的。我不是說香港沒有弟兄會的教會,但他們不稱為福音堂。

  然後,假如你去美國看,有些教會可能中文翻譯成福音堂(英文可能叫做Bible Church,或者是什麼什麼Chapel),這種很可能是帶有弟兄會的色彩,也是時代論神學的。但是,他們不一定是英國弟兄會差派到美國開拓的教會。因為,愛爾蘭的時代論,在1870年代傳到美國的時候,首先影響的是長老會。所以結果,過去140年來,不僅僅是有其它獨立教會的時代論的教會,長老會也有時代論的。新馬也不例外。比方說,美國的時代論的大本營--Dallas神學院,他們的教授們所開的教會,有的叫作Believers’ Chapel(信徒的福音堂),或者是在普林斯頓大學附近也有一家「什麼什麼Chapel」。這些都很像弟兄會,都是時代論,但是他們不屬英國的弟兄會,是美國自己的發展。

  福音派的信仰立場跟思潮是否在新馬一帶各教會都有?簡單的回答,「是的」。

  新馬一帶多屬哪一類的福音派?那要看你是哪一個時代。

  19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大概一直到1995年之前,新加坡神學院的學生吃午飯之後,不光要洗碗,還要用手洗衣服的。早上6點鐘有早禱會,還有個人靈修。早餐是十分鐘,然後又要打掃之後才上課的。(前新加坡神學院)麥希真院長最有名一個字的勸勉就是「忍」:你到教會作個當窮傳道,忍!教會沒有冷氣,住在閣樓,37度,忍!太太,忍!孩子,忍!所以,新馬一帶的,不論是大宗派的,或者是獨立教會,這一種的也相當於60年代香港的建道神學院、播道神學院,和1980年代的海外神學院。我也是那種神學院長大,不過我們沒有講這麼多「忍」。我們的女校長跟教務主任是容許戀愛跟結婚的。我們是非常開明的一個很保守的神學院。所以,一直到1995年之前,新馬這一帶,我會用「基要派」和「敬虔派」來形容新馬這一帶的福音派。因為當時只有兩派:「自由派」的神學跟神學院,以及「基要派」的神學跟神學院。旗幟分明,很容易區分的。

  但是新加坡、馬來西亞跟北美洲不一樣的地方是:「聖公會」、「衛理公會」,跟「長老會」--在美國這三個宗派是極度的新派。我所屬的長老會是從其中一種的長老會分出來的。新加坡不一樣,新馬除這三大宗派外,你可以再加上「信義宗」,也就是他們共同辦同一間神學院的四大宗派。他們的新派神學在過去(我是指1995之前),大部分是由西教士神學教授為代表。我不是說沒有中國華人的新派神學家,但大部分新派神學家是來自歐美的宣教士。好了,慢慢宣教士回國了,新的一個潮流是靈恩派。所以,新馬這一帶的大宗派受靈恩運動的影響,可能多過目前受新派神學的影響--至少這個普遍性,靈恩的影響好像是多過自由派的神學,照我很粗略地觀察。

  那新馬一帶現在的福音派又屬哪一類呢?假如從過去五十年的歷史來找標籤的話,我會說目前新馬蠻多的這些著名的福音派神學院的畢業生是「新福音派」。但是,我們看見有一些很顯著的現象:某幾位的傳道人或者神學畢業生,是在走後保守派的路線;也就是說,有幾位的新馬,包括吉隆坡一帶,有一些傳道人是以很低調的姿態,很努力地在傳播「自由派」神學、「新正統」神學、「後現代」思想,或者說特別是刻意地用後現代的方法來表達他們的信仰;簡單地說,也就是「沒有絕對真理」。他們中間有少數會來找我喝茶、談話。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欣賞我這個老古董是有根的。他們直接說的。他說:「你的老師范泰爾講錯話了,我們不同意你們的老師范泰爾所持的立場的,但是我很欣賞你有根。」我是代表加爾文清教徒;他可能也欣賞路德宗的牧師等等--代表馬丁·路德的(假如有的話)。但是這個(自由派)是少數;不過他們的影響力是長期的。

  新馬一帶我也說過,也是出產「非正統」的新派神學家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塊土地。不過這些新馬出產的新派神學家,目前大部分都不居住在新馬。所以,目前的信仰立場思潮主要是「新福音派」,也就是說,把福音派的招牌搶走的那一類。不過目前他們的姿態比較低調。然後有一些重要的傳播者是「後保守福音派」。

Q6:現在新加坡兩個很出名的教會New Creation跟Harvest City,它們走的是哪一個路線?

A:現在新加坡這些巨型教會走的就是最新的、第三到第四波的靈恩派。除了他們注重「靈恩的現象」以外,可能他們其中另外一個不一定是用神學思想表達的重點乃是「教會合一」。所以,你不跟他們一起去參加什麼遊行運動的話,他們會說:「你不愛新加坡嗎?我們愛新加坡!」你懂嗎?所以,這個教會合一,可能也是他們向非靈恩教會有意無意或有意有欲所施的另外一種的壓力。所以我已經說過了,非靈恩派的保守派的我們,可能目前就是基督新教的少數,我們要接受這個事實。不過,誰說純正信仰一定是大多數的?誰說純正信仰就一定是「當權派」呢?聖經從來沒有保證這一點。所以有時候教會要走過很乾旱的季節。剛好最近我靈修在讀耶利米書,讀得很爽,盼望各位也去讀一讀。耶利米書或者先知書或者詩篇不要這樣讀啊,「神啊,我們在巴比倫,想到耶路撒冷就哭了。」巴比倫就是新加坡,耶路撒冷就是北京或者溫州或者河南,不能這樣讀的,不能用民族主義的有色眼鏡讀聖經的。耶路撒冷是代表教會。所以當神在責備以色列、猶大的王的時候,我們要做的那個應用乃是:今天有形的教會,耶路撒冷或者是猶大、以色列被放逐,就是教會被上帝遺棄,成為與世界一樣。耶利米書好像非常地適合今天的教會。

Q7:有人說,在這個世代不缺少神學家,但我們需要有佈道家。所以,牧師你看法是覺得應該是…?因為我們處的這個世紀不是加爾文或者是馬丁·路德的時代,可是我們需要有佈道家的這個世代出來。還有第二就是,因為聖經的知識我們懂得很多、豐富很多,但是我們要更加加強的就是遵守真理,還有就是這一方面要加強、還有要實踐的,我們應該要如何的做…?

A:是,問得很好。今天究竟需要更多的神學家,還是佈道家?我們對聖經的知識不缺少,但是缺少的是怎麼應用跟活出來。我同意也不同意。同意的地方是我絕對同意我們要活出我們的信仰(這是我們信心的果子)。但是,我覺得說今天需要更多神學家,還是佈道家呢?這種的問題是不必要的。我們不可能在這兩者中去選擇,特別是佈道家是逼不來的,是上帝興起的。神學家的信仰變質不變質,也要靠聖靈的保守。

  我會這樣說,你可以分辨出改革宗有不同的聲音的。我這個聲音是這樣說的:今天,從改革宗的角度來看,當代教會需要什麼?我會說,需要成熟的教會,裡面有能教導、能關懷輔導的、能傳福音、能治理的領袖們--不論是領薪水的、還是不領薪水的,不論是按立的、不按立,不論你叫他作牧師、傳道、還是長老--能教導、能治理、能關懷或者是輔導、能傳福音的或者是宣教的。教會(就是地方的教會)不強,你談什麼神學,談什麼佈道運動都沒有用的。

  好,他們向一萬人、十萬人傳福音。都信主了。他們要加入怎麼樣的教會?所謂福音派的教會啊!加入一些講台很弱的、又沒有微笑歡迎新朋友的教會嗎?還是加入一些嘻嘻哈哈、很歡迎新朋友的,但是沒有內涵的教會嗎?你懂我的意思嗎?所以,真正我覺得長期來說,不論什麼年代、什麼季節,地上需要的就是忠心宣講、教導、關懷、傳福音、忠心治理的、被治理的教會。所以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合乎聖經的,也在神學上長進的傳道、長老、執事、主日學老師、青少年導師等等,聖樂或者是敬拜小組或者是司琴等等。每一個項目,我們華人教會都沒有人手過多的現象,是不是?真的能教導的傳道人,真的能教導跟治理的長老,真的能關懷的執事,不是光是關門、開會、辯論的那些長老、執事、傳道人。真的在做事,關心人的長老、執事、主日學老師等等,每一條道路都缺人,是不是?我想中國大陸也不例外,甚至迫切性更高。所以,我目前自己花的時間,都在一些城市裡,裝備領袖、信徒們能夠教導。

  假如有人有異象開拓教會或者更新教會,很好。有人願意宣教,很好。我只能夠說…有人說我所做的就是好像農夫從田裡面把那些還沒有洗乾淨的白菜拿出來賣,還是臭臭的菜,加肥料都還沒有洗乾淨的,這是第一個層次的最基要的教導。用科技研究來說是最基本的學習(pure science或basic science)。但願神自己興起,在教會裡與教會外,能教導,能關懷的神的僕人。

  當然,神學院也需要有正統、大發熱心的、愛人的教授們。我受清教徒的影響,多過受後期慕迪到Billy Graham大型佈道會的影響。我看清教徒他們是致力於要把教會牧養得好。然後,神按照祂自己的美意跟時間表,會賜下「大悔改的復興」或者「悔改的大復興」——我是指教會內部的悔改(不是外面的人悔改信主),大發熱心,你就不愁有沒有從外面的人進來信耶穌。教會著火,就會有人好奇來看她燒。 “If you are on fire for God, somebody will come and watch you burn. ” (你是被神點著了,著火了的話,就有人來看你燒的;有草就有羊來吃的。)所以,內部的強化到底還是最智慧、最老、最成熟的做法。

  當然,內部強化,我也不要走那種狹隘的、以前的「基要派」的道路。我的意思是說,你看我每次都在批判康德、施萊馬赫、巴特等等,但是我的用意不是說因此你就不要理睬這些了,把哲學的書都扔掉。不是。你要好好研究,知道人們虛幻的錯誤在哪裡;注意你的會眾,幫助他們,要有愛心、溫柔去鼓勵他們。我只不過是把最基本的,一些一塊一塊的思想傳遞給各位,你們還要加上愛人的心,關心人的心去觀察、觀察、觀察…

 


 
附件:
發佈者來自

上一篇     下一篇     修改     回信息列表


回首頁